AI应用需求增长难抵主要需求下滑 澜起科技仍面临去库存压力_世界速看料
本报记者 徐一鸣 见习记者 孙文青
6月20日,澜起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崇和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受宏观环境影响,今年上半年服务器及计算机行业需求下滑,公司面临行业去库存的压力。行业此轮去库存周期何时能结束目前仍不明朗,有分析预计可能还会持续一两个季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以来,“去库存”成为一众芯片设计厂商应对下行周期的必然动作。直至今年第二季度,部分企业才看到库存有见底迹象。
财务数据显示,澜起科技在今年一季度交出上市以来最差成绩——营业收入4.2亿元,同比减少53.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为29.59万元,同比减少99.87%。对此,澜起科技解释称,“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下滑主要受服务器及计算机行业需求下滑导致的客户去库存影响。”
其中,公司主要产品互连类芯片产品线销售收入为4.1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20%;津逮®服务器平台产品线仅销售0.0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8.33%。澜起科技称,随着支持互连类芯片产品DDR5的主流CPU平台的陆续上市,DDR5的渗透率将逐步提高。相关行业分析,DDR5的渗透率预计在2024年中超过50%。
在二级市场,澜起科技正一连遭到多家机构股东减持。据统计,包括IntelCapital Corporation及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WLT Partners,L.P.及珠海融英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嘉兴宏越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其一致行动人、中国电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股东在今年上半年提出减持。截至6月21日,澜起科技市值约660亿元,较其巅峰市值缩水近半。
关于股东接连减持,杨崇和在会上回应称,主要是基于股东自身资金安排或需求。“从公司角度来说,自去年7月股东解禁以来,公司一直积极与股东沟通与协调,建议股东通过询价转让、大宗交易等方式处置部分股票,一方面部分满足了这些股东的处置需求,同时又引入了有实力的机构股东,实现了一、二级市场股东的平稳交接。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二级市场的直接冲击。公司通过实施多次股东询价转让,引入了多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涵盖了公募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QFII、私募基金等专业投资者,进一步优化了公司股东结构。”
由于公司产品在服务器和计算机端的应用需求低迷,也引发了不少长期投资者转而将目光聚焦到公司产品的AI应用增长上。
今年以来,AI领域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庞大的算力需求,带动AI服务器需求量与日俱增。一位芯片领域资深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澜起科技一季度出现业绩下滑基本符合市场预期。AI(发展)的确会带动一部分CPU的应用扩张和增长,但更多的还是在GPU及加速器上,不能完全弥补其他应用领域业绩下滑。
杨崇和站在中期的角度认为,AI应用将增加对内存容量和带宽的需求,相应带动服务器内存接口及配套芯片的需求保持稳定向上,并进一步增加对MRCD/MDB的需求。
“随着对内存容量需求的不断增长,未来对内存扩展和内存池化的应用需求将随之增长,这将为CXL内存扩展控制器芯片(MXC)带来长期广阔的成长空间。随着AI应用的增长,需要配置GPU BOX的场景越来越多,将增加对PCIe Retimer芯片的需求。”同时,杨崇和透露,AI应用将带动对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公司在研的AI芯片,正是针对大数据吞吐下的AI推理应用,目标是提升系统效率并为客户提供更有性价比的产品。
集微咨询资深分析师王凌锋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内存接口和存储器强相关,预计6月份存储价格会有所回升,带动内存芯片复苏。AI火爆目前还无法传递到消费端,主要影响的是服务器。细分领域机会有限,对应市场太小,还是要看原有消费类产品能否复苏,以及AR、VR等新应用是否会快速落地铺开。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