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讯!券商观点|交通运输行业2023年度策略:优势制造兴物流、油气运输再均衡与消费交通终复苏
12月19日,中银证券(601696)发布一篇交通运输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优势制造兴物流、油气运输再均衡与消费交通终复苏。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一是当前全球制造业分工重构进行中,伴疫情时代中国供应链韧性支撑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延续,汽车、低碳装备、日用消费品等竞争优势产品跨境出口物流需求持续旺盛。二是俄乌冲突下能源贸易格局打破,油气运输运距拉长,推升全球油运需求并进入新均衡状态,国际能源运输有望维持高景气度。三是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社会经济修复预期逐步增强,航空出行和电商快递等消费型交通有望迎来复苏机遇。
(相关资料图)
支撑评级的要点
主线一: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惯性下的跨境物流新机遇。
新冠疫情爆发叠加国际地缘变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仍将具有惯性,日用消费品、3C电子产品、汽车、风力设备、工程设备等产品在全球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出口需求有望稳步提升。①汽车出口物流:国产汽车出口不断超预期,汽车船运力难以匹配出口需求。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增速高达102%,2022年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二。②风电设备出口物流:国内风电发展和产业链领先,风电设备出海景气度较高。2021年全球前十大整机制造商中,中国占比超50%。③跨境电商物流: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惯性持续,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2025年将超过3万亿元。
主线二:全球地缘政治变化大宗商品供应链再均衡机遇。
俄乌冲突加剧全球地缘政治变革,也直接打破了国际油气贸易格局,拉长了油气运输的距离,推升了全球的油运吨公里需求,行业将进入再均衡状态。①原油运输:底部上行趋势已成,多因素催化迎向上大周期。供给方面,VLCC已连续1年多无新增订单,供给端未来改善预期明显。需求方面,短期看欧洲能源危机,中长期关注补库、页岩油恢复和运距拉长。②成品油运输:订单少老船多供给明显受限,炼厂产能转移套利贸易增加。供给方面,在手订单比例历史低位,现有运力老龄化程度严重。需求方面,地缘冲突贸易流向改变拉长运距,炼厂产能转移套利贸易增加。③LNG运输:俄乌冲突致LNG贸易占比提升,美欧LNG贸易增加提升海运吨公里需求。
主线三: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型交通运输回归与复苏机遇目前我国防疫措施全面优化,我们预计国际线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需要2年的时间。①航空机场:“国际放开预期”逻辑迈向“业绩边际改善”确认阶段。②电商快递:快递单价呈现平稳信号,市场格局出现阶段性均衡。
投资建议
一是建议重点关注兼顾汽车出口和风电设备出口物流的中远海特(600428),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长久物流(603569),致力强化跨境电商物流业务的华贸物流(603128),推荐全面布局国际物流业务的综合物流服务商顺丰控股(002352);二是推荐油运重点标的招商轮船(601872),关注中远海能(600026)和招商南油(601975);三是建议重点关注国际业务占比较大的中国国航(601111)和依托出入境客流开展免税业务的上海机场(600009),关注电商快递。
风险提示
汽车和风电出口不及预期、国际空运海运价格波动风险、跨境物流需求不足、国际贸易形势变化、油运需求不及预期、航空出行需求不及预期、油价汇率大幅波动、快递价格竞争等产生的风险。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